酒量有大小,基因說了算!
有的人一沾酒就臉紅,有的人千杯不醉?基因決定著你的酒量。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酒量。酒精被人體攝入后,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會轉(zhuǎn)化為乙醛,然后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乙酸,最終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酒量的大小跟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活性有關(guān),而多數(shù)人體內(nèi)乙醇脫氫酶的活性差不多,主要差別還是在乙醛脫氫酶上。
人體基因中有個叫“乙醛脫氫酶2”(簡稱ALDH2)的酶活性,決定一個人喝酒能力的大小。
ALDH2基因分型
基因型 | ALDH2基因突變 | 酒精代謝能力 | 飲酒建議 |
野生型 | 基因沒有發(fā)生突變 | 代謝能力強(qiáng) | 可適量飲酒 |
雜合型 | 部份基因發(fā)生突變 | 代謝能力弱 | 建議不飲酒 |
純合型 | 基因完全發(fā)生突變 | 代謝能力很差 | 強(qiáng)烈建議不飲酒 |
純合突變型者喝酒后,酒精代謝成乙醛后,乙醛在體內(nèi)迅速積累而遲遲不能再代謝。他們與喝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相比,乙醛在體內(nèi)停留的時(shí)間要久。乙醛不但有毒,還具有讓毛細(xì)血管擴(kuò)張的功能,因此。純合突變型的人喝酒后會臉色泛紅甚至身上的皮膚都會出現(xiàn)潮紅。所以,傳言“喝酒臉紅代表酒量好”還真是冤枉了一眾“關(guān)公臉”!研究表明,通過乙醛脫氫酶的基因檢測判斷一個人的酒量如何,其準(zhǔn)確率可達(dá)97%。
也有人提出質(zhì)疑:“為什么白種人的酒量比黃種人大?”研究提示,基因存在種族差異,白種人的乙醛脫氫酶變異幾率很小,因此他們對大部分酒精都能很順利代謝,而黃種人則恰恰相反。
基因型 | 乙醛脫氫酶2活性 | 中國人頻率 |
野生型 | 100% | 61% |
雜合型 | 13-14% | 32% |
純合型 | 2% | 7% |
也就是說:“32%的人不適合喝酒,100個人中有7個是“一杯倒”
命中注定“一杯倒”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酒量?
酒桌文化下,觥籌交錯間,“酒精基因檢測”足以讓“一杯倒”的你理直氣壯打出“免戰(zhàn)牌”。自知不勝酒力,從而提防過量飲酒,降低危險(xiǎn)。
專家建議,如果你的ALDH2基因型檢測結(jié)果屬于那32%不適合喝酒的人,碰到“不得不喝”的情況,可以在喝酒前先填飽肚子,并且多喝水,保持好的精神狀態(tài)。
然而, 喝酒臉紅的人還不僅僅只酒量小那么簡單,他們的ALDH2基因還影響“硝酸甘油”藥物療效。 ALDH2的酯酶活性可以催化硝酸甘油產(chǎn)生一氧化氮,并使得血管擴(kuò)張,所以硝酸甘油是心絞痛、心肌梗死發(fā)作時(shí)的“救命藥”!
基因型 | 硝酸酯酶活性 | 硝酸甘油療效 | 硝酸甘油的建議 |
野生型 | 100% | 好 | 可以使用 |
雜合型 | 8%-15% | 一般 | 不用或慎用 |
純合型 | 6%-7% | 不好 | 建議不用 |
根據(jù)檢測, 雜合型和純合型的人硝酸酯酶的活性分別是8%~15%和6%~7%,醫(yī)生會建議“慎用或不用硝酸甘油”,以免影響療效,耽誤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