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的改革大年,國家出臺的創新驅動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戰略,不僅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成為支撐企業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
作為快消品行業的啤酒企業,正處于行業性的結構調整期,整體增速放緩,甚至一度出現大面積負增長。而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創新驅動、跨界融合,全面深化國企改革,措施落地有聲,在逆勢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2016年前三季度,珠江啤酒的營業收入達29.1億元,同比增長1.31%;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45.72%。
創新驅動打造國企“雙創”典范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同時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從“攻堅之年”到“深化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彰顯。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創新的發起者。如何用創新驅動“供給側”創造新供給?如何去庫存,去產能,補短板?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中,作為全國啤酒企業領頭羊的珠江啤酒,按照“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和‘雙創’結合起來”的要求,在準確把握經濟發展和行業發展的形勢下,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
據了解,珠江啤酒積極響應廣州市“退二進三”號召,產能轉移南沙,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為本,建成了我國啤酒行業首個全自動立體倉庫,實現了傳統物流模式的全面改造;建成光伏發電項目,進一步優化了清潔生產機制。
在這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珠江啤酒尤為引人注目的就是打破傳統物流模式,以工業4.0為藍本打造智能化、網絡化物流系統。傳統提貨環節,人工流程用時約4個小時,現在最快只需15分鐘,配貨效率提升16倍;噸酒運輸成本下降約10%……從傳統工業制造向現代智能制造轉變,珠江啤酒正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國有企業的典范。
而除了技術創新,有著“國企改革標兵”之稱的珠江啤酒,還通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外部力量,激發人才活力。
9月7日,珠江啤酒43億定增獲證監會審核通過。珠江啤酒此次定增,進一步加深了國有資本與市場資本優勢互補,實現營銷網絡優化。而通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與員工形成利益共同體,以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挖掘了公司內部成長動力。
此外,珠江啤酒還制定了以啤酒釀造產業和啤酒文化產業“雙主業”的“十三五”發展戰略,定位中高端,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力爭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珠江啤酒負責人表示,啤酒文化市場還屬于“藍海”的范疇,產業發展還處于高速成長期。珠江啤酒在“十三五”期間將重點加大對啤酒文化產業以及與其相關的啤酒釀造部分的投入,形成啤酒釀造產業和啤酒文化產業“雙主業”協同發展的模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河南南陽報道 記者 朱波 4月17日,記者在河南省南陽市采訪了解到,去年6月17日,...
2017-06-26 更新
(原標題:疑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逾百名投資人6000多萬被騙) 中金社2017年3月21日消息,據投資者了解,北...
2017-03-21 更新
從驕傲的少帥,到前途未卜,精疲力盡的追風人,王小川,在39歲到來之時,娃娃臉上已略顯疲態,上移的發際線依...
2017-02-27 更新